支原體qpcr法檢測:樣本的處理與DNA提取
支原體qPCR法檢測操作過程
本流程旨在通過實時熒光定量PCR(qPCR)技術,對樣本中的支原體(Mycoplasma)DNA進行特異性擴增與檢測,以判斷樣本是否受到支原體污染。整個過程包括樣本處理、DNA提取、qPCR反應體系配制、擴增程序運行及結果分析。
一、實驗前準備
實驗室分區管理
遵循“三區原則”:樣本處理區、試劑準備區、擴增與產物分析區,避免交叉污染。
各區域使用專用移液器、耗材和工作服。
試劑與儀器準備
qPCR儀
離心機、渦旋振蕩器、微量移液器
支原體DNA提取試劑盒
支原體特異性qPCR檢測試劑盒(含引物、探針、dNTPs、Taq酶、緩沖液等)
無菌無酶PCR管、槍頭
陽性對照(支原體DNA)、陰性對照(無菌水)、內參對照(如18SrRNA,用于檢測提取效率)
引物與探針設計(若使用自建體系)
靶基因:常用保守序列如16SrRNA基因或P1黏附蛋白基因。
探針標記:通常為FAM熒光標記,淬滅基團為BHQ1或TAMRA。
二、樣本處理與DNA提取
樣本類型
細胞培養上清、血清、尿液、拭子樣本等。
DNA提取步驟(以液體樣本為例)
取1mL樣本,13,000rpm離心5分鐘,棄上清。
沉淀中加入裂解液(BufferATL)和蛋白酶K,56℃水浴孵育1小時。
加入乙醇,混勻后轉移至DNA純化柱。
依次用洗滌液(AW1、AW2)洗滌。
最后用50–100μL無酶水洗脫DNA,-20℃保存備用。